「減碳」無疑已成為國際政治的核心議題,早自上個世紀,聯合國就預期到減少碳排放會是未來的重要發展目標,故一九九二年先是訂定《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》,並在一九九七年進一步通過《京都議定書》,要求簽署的國家需減少或維持適用於該國的碳排放量。自此之後,「碳排量」遂成為評估環境成本的一項重要指標,目前全球已有超過一二○個國家和地區提出碳中和(carbon neutral)目標計畫,而二○五○年則為大部份國家所設定的碳中和目標年。
根據定義,碳中和指的是一個國家或一個企業把排放到大氣中的「人為額外」碳排放量,以節能減排或是植樹造林方式來清除,或運用碳交易等方式取得碳權來抵換,達到正負相抵,名義上不製造額外的碳;當排放與清除量達到平衡就是「碳中和」,若清除量高於排放量則為「負碳排」。
今年碳排恐創史上第二增量
去年因疫情席捲全球,封城、停工抑制碳排放的成長,據國際能源署(IEA)統計,去年全球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跌五.八%,大減近二○億噸,為二戰以來單年最大跌幅。雖然去年碳排量確實減少了,然而氣候變遷壓力並不會因一年的碳排下降而舒緩,且值得注意的是,影響全球地表均溫真實的指標–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未降反增,在去年創下歷史新高的四一八ppm。
更悲觀的是,隨著經濟活動開始復甦,IEA進一步預期,今年全球碳排放量預估將暴增十五億噸,恐創下史上第二大增量,一舉抵銷去年因疫情造成的多數減排量,這無疑是一大警訊。
減碳迫在眉睫,如今不只碳中和,包括更進階的淨零碳排(net zero)與零碳排(zero CO2)都逐步納入成為各國政府的減碳計畫中,除歐美國家已將零碳期程入法外,連日、韓、新加坡等國也都積極制定政策。至於作為全球最大碳排放國的中國去年也終於首度確立減排目標,預計二○六○達成碳中和。比起各國政府,民間企業態度更顯積極,包括微軟、蘋果等企業皆宣示要供應鏈達到一○○%綠電,可見企業減碳也成為必修課。
這場碳排戰,台灣沒有輸的本錢,在綠色供應鏈與邊境碳稅的壓力下,以外銷為主的台灣,若未及早因應,恐將喪失競爭力。對此,去年台灣不僅在綠電自由化進程中寫下新里程碑,在台積電帶頭大買綠電後,企業購買綠電也成為新顯學。
再生能源成減碳關鍵要素
觀察全球主要排碳來源,電力產業占比四成,車輛排放占比超過兩成,而製造業的工廠與建築業等占全球碳排放量也達到二成,因此改用綠電、電動車甚至課徵碳稅都成為近年來重要的產業發展趨勢,不過,值得留意的是,像是電動車雖不排放二氧化碳,但若使用的電是透過火力發電,等於又助長發電廠的碳排量,也就是說,如何「發電」成為達成減碳的關鍵要素,這也是台廠積極購買綠電的主要原因。
(全文未完,完整內容及圖表請見《先探投資週刊2152期》)
本期先探其它精彩內容:
◎封面故事:愛普逆勢往上 新唐備受寵愛
◎特別企劃:航運&鋼鐵股的危機與轉機
◎焦點議題:CIS暢旺 原相、晶相光營運高檔
◎國際趨勢:國際股市出現黑天鵝?
◎中港直擊:中國經濟復甦力不從心
◎產業脈動:衛星通訊升空高飛
◎重要資訊:上半年國內外基金績效表